室管膜瘤是脊髓髓内最常见的肿瘤。正常的脊髓中央有一狭窄的管道,称为中央管,该中央管的内表面有一层由室管膜细胞围成的上皮样膜,称为室管膜。室管膜瘤来源于脑室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脑内白质室管膜细胞巢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男多于女,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疾病描述室管膜瘤来源于脑室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脑内白质室管膜细胞巢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胶质瘤中占18.2%,男多于女,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约75%位于幕下,幕上仅占25%。肿瘤大多位于脑室内,少数瘤主体在脑组织内。
室管膜瘤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比较陌生,甚至有些人闻所未闻。但近年来室管膜瘤发病率愈发升高,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下面衡阳英博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为大家讲解一下室管膜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 了解分辨——症状
不同类型的肿瘤症状
不同的肿瘤类型症状上有一定差别:幕下室管膜瘤患者病程较长,平均10~14个月。其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恶心、呕吐与头痛、出现走路不稳、眩晕与言语障碍等,体征主要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视盘水肿,脑神经障碍与腱反射异常。第四脑室室管膜瘤最常见的症状为步态异常。幕上室管膜瘤以头痛、呕吐、嗜睡、厌食及复视等颅高压症状为主,并可有癫痫发作。位于小脑脑桥角的室管膜瘤可有耳鸣、耳聋及后组脑神经症状,2岁以下的儿童症状特殊,主要为激惹、嗜睡、食欲不振、头围增大、前囟饱满、颈项硬、发育迟缓及体重不增。
间变性室管膜瘤以肿瘤生长快、病程短和明显的颅高压症状为特征。室管膜瘤下室管膜瘤约40%有症状,肿瘤位于透明隔、Monro孔、导水管等部位。第四脑室和脊髓患者常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模糊、行走不稳、记忆力减退、脑神经症状、眼球震颤、眩晕、恶心、呕吐等。
>> 不同部位的肿瘤的症状特征
由于肿瘤位置的不同,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很大的不同。恶心、呕吐和头痛相对来说是非特异性的,是幕上和幕下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后颅窝肿瘤表现为颅内压升高(呕吐和头痛)并伴有步态不稳定,幕上肿瘤常表现为局部运动功能障碍、视力损害和癫痫。幕上室管膜瘤的癫痫症状占25%。颈痛和僵直也是后颅凹室管膜瘤的常见症状,可能与肿瘤侵犯颈神经根有关。
儿童室管膜瘤的最常见征象是视盘水肿。其他征象因肿瘤部位、眼球震颤、脑膜征、后颅窝范围差、偏瘫而异。肌腱反射亢进和视野异常是幕上肿瘤最常见的征象。共济失调既见于幕上病变,也可见于幕下病变。
>> 治疗手段
01、手术治疗
肿瘤全切除是室管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室外引流可用于降低室管膜瘤手术前的颅内压。幕上室管膜瘤手术死亡率为0%≤2%,幕下肿瘤手术死亡率为0%≤13%。对于未能接受全肿瘤切除的患者,术后应进行放射治疗。手术也是根治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的主要措施,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手术死亡率几乎为0。由于室管膜下室管膜瘤生长迅速,边界清晰,大部分肿瘤可以完全切除。如果肿瘤生长部位较深,难以实现肿瘤的全切除,则次全切除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02、放疗
如果肿瘤生长部位较深,难以实现肿瘤的全切除,则次全切除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放射治疗不是经常使用的。然而,对于肿瘤多形核或混合室管膜瘤-室管膜下瘤的患者,推荐放射治疗。
>> 室管膜瘤预后——防止复发
室管膜瘤的预后因素包括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复发率和年龄,其中前两者起决定性作用。手术切除程度也是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50%~60%的肿瘤全切除患者5年内未见肿瘤复发,而次全切除者仅21%。幕上肿瘤和幕下肿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5%和59%.在老年患者中,室管膜下瘤的预后稍好。10岁以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年,15岁以上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4.3-6.0年。肿瘤复发后可转为恶性,小儿恶性室管膜瘤复发较快,平均复发时间为18个月,预后较差。根据神经影像学检查,脑干侵犯表现为脑神经损伤的体征,也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间变性室管膜瘤预后差,复发率高达68%,易沿脑脊液传播。5年生存率(25%≤)低于室管膜瘤(40%)。室管膜下瘤患者术后预后良好,复发或脑脊液播散少见。
References:
[1]室管膜瘤 百度百科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