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医院概况 > 行业报道 >

是什么让癌症雪上加霜 ——恶性肿瘤和脑梗塞的关系

来源: 衡阳英博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6日

  近日我院出现一例晚期肺鳞癌患者经抗癌专科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前突然出现意识障碍,肢体活动受限,检查提示突发大面积脑梗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这里我们就恶性肿瘤和急性脑梗塞的关系做一个科普,以提高大家的认识。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脑梗死风险中的90%可归咎于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它们依次是高血压病、吸烟、肥胖、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饮酒、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

  此外,研究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脑梗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主要考虑以下几种原因:

  一、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以出现多发的脑梗死。

  二、肿瘤患者可能存在癌栓,堵塞小血管,造成梗死。

  三、中晚期患者营养差,进食少,低血容量灌注不足,造成一种低灌注的梗死,在临床上我们称作分水岭梗死。

  除以上恶性肿瘤本身因素外,还可能与放射治疗、化疗、应激、长期卧床和需要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等相关。

  现有报道增加血栓形成风险的药物有:

  (1)抗恶性肿瘤化学药物,如顺铂、卡铂、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

  (2)激素类药物,如他莫昔芬、地塞米松可刺激血小板生成,增加凝血因子浓度、活性和α-纤溶酶抑制物,阻止活化凝血因子的清除,减少肝素释放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3)恶性肿瘤病灶出血使用止血药,如凝血酶等;

  (4)化学治疗期间的支持治疗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

  因此癌症的病人是比较容易形成脑梗死的。

  目前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无一级预防治疗策略。NCCN指南推荐,对于接受抗癌化疗的非卧床患者,目前国际上一致认为不推荐进行常规抗血栓预防治疗。

  综上所述,所以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脑梗死后治疗难度大,预后差,死亡率非常高。

  我们再回过头分析该例患者的情况。这例肺鳞癌患者右肺巨大肿块,中间形成空洞坏死,平素有频繁咯血情况,血红蛋白从80g/L进行性下降到57g/L,具有明显的出血表现,与此同时检查发现D-二聚体升高同时合并有腔隙性脑梗的病史,所以在治疗上存在明显的矛盾,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慎重考虑此时是该抗凝还是防止出血,答案显而易见,出血的风险明显大于血栓形成,所以在治疗上应该抓住主要的治疗方向,控制肿瘤,减轻肿瘤负荷,改善癌症引起的高凝状态,才是预防恶性肿瘤相关性脑梗死的基础,而绝对不宜使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

  温馨提示:为了让每位患者更快、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衡阳英博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为患者设立了免费在线咨询服务,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734-8815120。专家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予专业的个性化指导,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