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5月29日,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的创始人Henry Cohen博士提出,将5月29日永远定为世界肠道健康日。2010年,“世界肠道健康日”的概念被引入中国,旨在提醒人们注意身体发出的警告,注意自己的健康。2021年5月29日是第十七个“世界肠道健康日”。
>> 其实,肠道是非常脆弱的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具有免疫功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俄罗斯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家梅契尼可夫在其著作《延年益寿》中明确提出,肠道健康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长寿秘诀。
然而,在当今社会,不健康、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加速了现代人肠道的衰老,甚至被许多肠道疾病所困扰。
1.大肠息肉:大肠息肉是指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的总称,包括肿瘤性赘生物和非肿瘤性赘生物。病后可能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轻度或不典型症状,也可能出现便血、大便带血、黏液血便等问题。
2.炎性肠病:炎症性肠病,为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等症状。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3.大肠癌: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病表现在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不成形、大便潜血、消化不良等。
4.肠梗阻:肠梗阻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机械性肠梗阻,临床上最常见,是由于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通过障碍;第二类为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并无肠腔狭窄,又可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第三类为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5.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被认为是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脑肠调控异常、炎症和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女性较男性多见。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
>> 日常如何保护好肠道健康?
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少吃肉类,增加膳食纤维、谷物、水果、坚果、蔬菜的摄入量,减少红肉等肉类的摄入。少吃腌制、烟熏、油炸食品,不吸烟少喝酒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生物钟,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多做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呼啦圈、跳绳、游泳都是可以的!学会减轻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3.重视肠道健康,定期检查:大肠癌虽然是恶性肿瘤,但只要饮食生活习惯好,重视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不用担心大肠癌会对你有所照顾。
温馨提示:为了让每位患者更快、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衡阳英博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为患者设立了免费在线咨询服务,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734-8815120。专家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予专业的个性化指导,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